目前分類:佛陀智慧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其實,口業是最容易造的,所以智者從不隨便多言。他們常以聖者的教言,觀察自己說話的時機、環境、輕重,然後才說些有必要的話語。

我們平時也一定要謹小慎微,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隨意對人惡言相向。假如自己因業力現前,控制不住罵了人,也應馬上念“嗡 班雜薩埵 吽”至少一千遍,乃至十萬遍。以此咒力的不可思議加持,可以懺淨任何可怕的業障。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蓮花生大士自己曾說:“給我你的心,我將永遠在你左右。”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我們常常聽說,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大企業家飛黃騰達一時,

但是沒多久,他倒閉了,他破產了,銷聲匿跡了。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同樣是布施,事是一樣,用心不一樣、目的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

2 如果用真心來布施,如理如法的布施,布施的物很少,只有一點點,果報不可思議!這是我們沒法子想象的,諸位要讀《華嚴經》,你就曉得。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佛法裡面講的福報,是這一生有福、來生有福、後世有福,生生世世都有福,這才是真實的福報。現在人眼光短淺,只看眼前,不看未來,這是沒有智慧,這是愚癡。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艷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莅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

白話: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貪嗔兩種妄念都消失的話,剩下的是什麼呢?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一段經歷的
累積成就了現在的你, 珍惜所有來到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索達吉堪布 慈悲開示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不會在别的地方找到良善,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中的忍,是很高的菩薩道。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是心靈的一種力量。動機好的時候就會産生善業,動機不好就會産生惡業。爲了要了解業,也許各位要去讀羯磨經和其他類似的經典。我們有很多不同的業,但是所有的業都是以阿賴耶識爲根本。所有的人都只有一個阿賴耶識,而所謂不同的業,就是有一種業像推動的業一般,另一種是完成的業。有的衆生以善業來推動,以惡業來完成,或者反過來也有可能。舉例來說,一個衆生是以惡業來推動的,也許生爲一條狗,如果它在同時發展的是善業,也可能成爲富裕人家的寵物,像這種情況非常的多。業是唯一能夠跟著我們到任何地方去的東西,阿賴耶識就像一家銀行,具有提存的功能。業是一種能量或是一種力量,所以它不會被自己消耗掉,只要你做了任何一種行爲,就會産生一種業,它就會自動存進阿賴耶識的銀行裏。除非有人去把它提出來,否則它就一直待在那裏。舉例來說,今天早上你造了惡業,你已把惡業存進阿賴耶識的銀行裏,到了晚上你忏悔時就把業提出來了;如果你不忏悔,這個業就會在那裏等待,等待成熟的機會。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迦牟尼在菩提迦耶成佛之後,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在一個地方受了苦,總想著跑到其它地方去,

 

hie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