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尊貴的上師堪布慈囊仁波切,具足佛智與佛菩薩同等的慈悲心,於西元2002年五月自印度智慧林佛學院授課完畢,至西藏青海地區,見到廣大翠綠的草原上,有許多追趕著牛、羊的牧童,背上扛著撿拾的牛糞,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都是應該讀書的年齡,但位於海拔四千公尺高的偏遠落後地區,交通運輸頗為困難,故當地生活比較貧瘠,冬季氣溫在零下二、三十度左右,因此莊稼穀物無法生長,該地藏民只能依靠畜牧生活,在大雪紛飛的冬天,這些貧苦的孩子為了家計,仍需在雪地裡牧牛、羊到處覓食,若遇雪崩,孩子與牲畜一併遭受掩埋,而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慈悲尊貴的仁波切見到此景,當下內心非常的難過,生起了無量的悲心,已是廿一世紀了,這些孩子仍然過著傳統無文化的生活,豈不是浪費寶貴的人生?仁波切秉著行者的慈悲心,希望在當地蓋一所寄宿制的學校,讓這些孩子能安全的住在學校接受正常教育,孩子識字後,可以研讀經書外,也可以擁有一技之長,改善他們日後的生活以及提升當地的文化水平,不需再靠畜牧、撿拾牛糞過日子,於是仁波切決定在最偏遠落後的山腳下的一個部落,是最貧窮無人問津的地方,興建第一所學校,帶動當地的讀書風氣。
因為當地是最貧瘠落後的山腳下,所以外地人沒有看到這個貧瘠落後的景象,所以沒有人來幫忙這個地區,家長更不曾有讓孩子受教育的概念,於是尊貴的仁波切,不辭辛勞、跋山涉水,挨家挨戶親自拜訪孩子的父母,告訴他們讓孩子受教育後的好處,經過這些解說後,當地老百姓終於知道讀書對他們後代子孫有莫大的幫助,此消息傳出後,已造成當地居民的轟動,學校排隊登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擠進學校入學,深怕去晚了招生額滿,孩子無法入學,由此可知他們已知道讓孩子學習自立是很重要的。
佛陀曾告訴我們,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若我們過去生中的父母今世在此受極大的痛苦,我們是否更應該積極回報父母,為扶養我們所付出的辛勞與教養之恩,讓孩子能安全的住在學校接受正常教育,是我們最大的安慰。
愛心、慈心不分宗教及種族,應以清淨利他之心行善世間,在此懇請大家支持,共襄盛舉,捐助增建校舍,您的善舉與當地百姓及孩子、世代子孫結下了生生世世的善緣,其功德不可思量。
敬致諸位具足慈悲愛心並為眾生依怙之大德:
西藏“慈智”學校在諸佛菩薩慈悲加持之下,不畏酷寒的氣候,克服了許多艱難,終於順利興建完成。
慈悲尊貴的上師 慈囊仁波切,西元2005年十一月四日,藏曆九月廿二日“佛陀天降日”,這個極為殊勝之吉祥日正式開學了。
21世紀的初期,西藏一個偏遠落後無人問津的山腳下,有始以來第一所學校,終於落成了,在歷史上留下了永恆的紀念,慈悲善護念之功德主們,您改寫了西藏未來的歷史,您的發心造就了當地孩子未來的幸福,以及後代子孫未來的成就,更創造了未來的奇蹟,當地所有百姓內心,永遠的感恩您對他們付出的一切,您與他們世代子孫,結下了一個非常殊勝美好的善因緣,也是您今生在世留下了一個最有價值的紀念品,一個具有深厚意義的布施,您累積的福德資糧無可計量。
認養方式
目前280左右位孩童已住進學校開始讀書,不需再跟著父母在雪地裡撿拾牛糞,牧牛、牧羊挨餓受凍,這也是功德主們的欣慰。
在此懇請十方大德共同發心護持,幫忙認養,共同分擔,共襄盛舉,減輕仁波切扶養孩子的重擔,目前孩童認養並不多,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我們一天只要少喝一杯咖啡或飲料,就可以幫助一位孩童一天三餐的生活費,金額數目不是很大,大家都可以做到的,但看大家的發心與愛心,每位眾生對金錢的價值觀不同,智慧、發心、想法不同,我們無法勉強大家的想法,只求大家能共同發此殊勝的菩提心與愛心,一起來成就一件美好又有意義,造就未來佛的善事。 佛陀說:「護養於他若己子…」,我們把這些孩子當成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去照顧,我相信不會捨不得給孩子吃。
心動,不如立即行動。無始劫來的習氣、業力,很容易讓我們當下感動,下一分鐘內心即起變化或淡忘,懶得走出去匯款…等,很可惜
一個種福田的機會就錯失了,趁現在當下心動,趕快填寫認養回條寄回中心,或傳真到中心,我們會儘快跟您聯繫。在此誠心的懇請您,加入
認養的行列,共同成就利他的事業。
◎ 填寫好後請郵寄-菩提三乘林佛學中心,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72巷6號4樓會長王莎賀收,電話:02-25212359;手機:0936-237733或傳真:02-25213769均可。
匯款帳戶:土地銀行(005)城東分行
帳號:14-000-100-2739
戶名: 台北市菩提三乘林慈善會
郵政劃撥帳號:50120171
本文來自般若林<慈智學校>網站http://palriling.org/School#